37.2013年至2016年,A公司进行债券投资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13年1月1日,A公司从公开市场购入B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15万份,支付价款180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40万元,债券面值总额为2000万元,票面年利率6%,按年付息,利息于每年年末支付,并在2017年12月31日收取最后一期的本金和利息。A公司取得该项债券投资后,不准备一直持有至到期也不准备近期出售。
(2)2013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950万元。
(3)2014年,受产品市场因素的影响,B公司财务状况持续恶化,2014年12月31日,A公司所持有的B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下跌至1600万元。A公司预计如果B公司不采取有效措施,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会持续下跌。
(4)2015年,B公司通过加强管理、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财务状况有了显著改善,2015年12月31日,A公司所持有的B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上升为1700万元。
(5)2016年1月10日,A公司对外出售了其所持有的B公司全部债券,取得价款1750万元。
【提问内容】老师第一道题计算题有错误,在成本法转公允价值时应该直接确认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为2200,在出售分录中应是借:其他业务成本2300,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200;-公允价值变动100。结转100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到其他业务成本。这种题在2014应试指南中都是这样处理的。谢谢!
【回复内容】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不是的。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应当做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按变更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入投资新房地产的成本,但是这里的成本不是“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而是一级科目”投资性房地产“。因此答案的处理是正确的。
2、
不是的,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需要将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一并转入其他业务成本所以是200+100=300
学习愉快~
张家港考试网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 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4019456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