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计算分析题】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A、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与税法规定相同。
(1)2012年A公司向B公司销售甲产品100件,每件价款为8万元,成本为6万元,至2012年末B公司已对外销售甲产品70件。 |
(2)2013年A公司向B公司销售甲产品90件,每件售价为9万元,成本为8万元;至2013年末B公司已对外销售甲产品20件。 |
借:营业收入 800(100×8)
贷:营业成本 800
借:营业成本 60
贷:存货 60[30×(8-6)] |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60
贷:营业成本 60 |
—— |
借:营业收入 810(90×9)
贷:营业成本 810
借:营业成本 110[10×(8-6)+90×(9-8)]
贷:存货 110 |
合并报表列报:
存货:30×6=180(万元)
验算:个别报表(30×8)+合并报表(-60)=180(万元) |
合并报表列报:
存货:10×6+90×8=780(万元)
验算:个别报表(10×8+90×9)+合并报表(-110)=780(万元) |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60×25%)
贷:所得税费用 15 |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110×25%-15)
贷:所得税费用 12.5 |
【提问内容】
老师,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60
贷:营业成本 60
这笔可以这样理解不?
在12年的时候已经假设甲产品对外全部销售(实际未售出30件)
将虚增的30件的利润冲掉,同时冲掉多计的成本?
所以,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60
贷:营业成本 60
【回复内容】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理解正确。
【提问内容】是不是第二年先把第一年的营业成本和存货冲销,形成未分配利润和贷营业成本?递延所得税费用按存货的收入减成本再*剩余比例?我这样理解对吗
【回复内容】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第一年期末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借:营业成本 【期末内部购销形成的存货价值×销售企业的毛利率】
贷:存货
第二年假定上期未实现内部销售商品全部对集团外销售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上期期末内部购销形成的存货价值×销售企业的毛利率】
贷:营业成本
之所以将存货改为营业成本是因为假设上期末存货在本期全部都已销售出去,这样必然是存货减少,主营业务成本增加,所以这里通过“营业成本”项目将虚增的主营业务成本部分冲销。
合并报表抵销分录中递延所得税确认的简易方法:
把合并报表看成一个普通的报表,分析比较报表上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对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题目通常涉及的就是存货项目,对于存货,先将存货的抵销分录做完(递延所得税的相关分录除外),然后直接看这些抵销分录,如果出现借记存货(不用管后面的明细是多少),它使合并报表上存货的账面价值增加,如果是贷记存货,则相反,这样,只要看一下这些抵销分录使存货账面价值变化减少了多少,这就是应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为无论怎样做抵销分录,存货的计税基础是不变的,所以“存货”这个资产项目账面价值减少多少,就产生了多少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再乘以税率,就能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连续编制的情况下,上面的思路算出的实际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相当于应有余额),然后看上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是多少(上期确认的递延所得资产会照抄下来,相当于已有余额),所以应该用应有余额减已有余额,即得到本期应确认或转回的金额是多少。
对于内部交易其他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也是一样的,只要看抵销分录使“固定资产”项目、“无形资产”项目的账面价值变动了多少就可以了。
这种思路下,只有抵销分录做对了,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就一目了然了。
祝您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