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公司与其被投资单位甲、乙、丙、丁、戊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有关资料如下:
(1)H公司与各被投资单位的关系
①2011年1月1日,H公司以28000万元的价格取得甲公司70%有表决权的股份,取得该部分股权后,对甲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拥有控制权。对于该部分股权,H公司准备长期持有,至2011年12月31日该持有意图尚未改变。甲公司股票在活跃市场中存在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H公司与甲公司不具有关联方关系。
2011年1月1日,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8000万元,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37500万元,差额是由下列资产所引起的:
单位:万元
项目 | 账面原价 | 已提折旧 | 公允价值 | 甲公司预计使用寿命 | 甲公司取得资产后 剩余使用寿命 |
存货 | 300 | — | 500 | — | — |
固定资产 | 2000 | 800 | 1500 | 10 | 6 |
合计 | 2300 | 800 | 2000 | — | — |
上述存货在2011年已售出60%;上述固定资产为管理部门使用,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②H公司拥有乙公司5%有表决权的股份,对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该项股权系2011年11月取得,拟短期内出售以赚取差价,至2011年12月31日该持有意图尚未改变。乙公司股票在活跃市场中存在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此前,H公司与乙公司不具有关联方关系。
③H公司以银行存款5500万元从其母公司处取得丙公司100%有表决权的股份,对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拥有控制权,该项股权于2010年5月取得时准备长期持有,至2011年12月31日该持有意图尚未改变,丙公司股票在活跃市场中不存在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④H公司拥有丁公司20%有表决权的股份,对丁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重大影响,该项股权于2010年4月取得时准备长期持有,至2011年12月31日该持有意图尚未改变,丁公司股票在活跃市场中存在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此前,H公司与丁公司不具有关联方关系。
⑤H公司拥有戊公司90%有表决权的股份,该项股权系2008年6月取得,并准备长期持有,戊公司已于2011年10月20日被人民法院宣告破产清算,至2011年12月31日尚未清算完毕,戊公司股票在活跃市场中不存在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2)H公司与各被投资单位2011年度发生的相关业务
①2011年9月1日,H公司自甲公司购入A商品一批作为存货核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5万元,至2011年12月31日,H公司尚未支付上述款项,A商品尚未对外销售,未出现减值迹象。
甲公司生产该批产品的实际成本为4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笔应收款项计提了8万元的坏账准备。
②2011年8月30日,H公司向乙公司销售其生产的设备一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3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510万元,款项已存银行,该设备的实际成本为27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乙公司将该设备确认为管理用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③2011年12月31日,H公司以银行存款1800万元购入丙公司一栋房屋作为固定资产核算,该房屋在丙公司的账面原价为2000万元,累计折旧为540万元,未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④2011年12月31日,H公司按面值向丁公司定向发行公司债券1000万元(假定未发生交易费用),款项已存入银行。该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与实际利率均为4%,自次年起每年12月31日付息。
丁公司将购入的上述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⑤2011年6月4日,H公司向丁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售价为180万,成本为130万,截止到2011年年末,该批存货已对外出售60%。
(3)其他相关资料
①上述各公司均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
②H公司取得各被投资单位股权投资时,各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均相同。
③各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编制正确,H公司已在工作底稿中汇总得出本公司和各子公司财务报表项目的合计金额。
④假定涉及的企业合并均属于应税合并。
要求:
1.逐一确定H公司对各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投资进行初始确认时的分类、后续计量采用的方法,并判断说明应否将各被投资单位纳入H公司2011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请将答案填列在表1中:
表1
| 初始确认的类型 | 后续计量方法 | 是否纳入合并范围 | 理由 |
甲公司 | | | | |
乙公司 | | | | |
丙公司 | | | | |
丁公司 | | | | |
戊公司 | | | | |
2.分析计算相关业务对H公司2011年度合并工作底稿中有关项目合计金额的抵消额,请将答案填列在表2中:
表2
项目 | 计算过程 | 调整/抵消金额 |
应收账款 | | |
存货 | | |
固定资产 | | |
应付账款 | |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 |
商誉 | | |
资本公积 | | |
营业收入 | | |
营业成本 | | |
投资收益 | | |
资产减值损失 | | |
管理费用 | | |
营业外收入 | | |
所得税费用 | | |
【
正确答案】
1.表1
| 初始确认的类型 | 后续计量方法 | 是否纳入合并范围 | 理由 |
甲公司 | 长期股权投资 | 成本法 | 应纳入 | 拥有甲公司70%有表决权股份,对甲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拥有控制权 |
乙公司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 不应纳入 | 仅有乙公司5%有表决权的股份,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拟短期内出售以赚取差价 |
丙公司 | 长期股权投资 | 成本法 | 应纳入 | 拥有丙公司100%有表决权的股份,对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拥有控制权 |
丁公司 | 长期股权投资 | 权益法 | 不应纳入 | 拥有丁公司20%有表决权的股份,对丁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重大影响 |
戊公司 | 长期股权投资 | 成本法 | 不应纳入 | 虽然拥有戊公司90%有表决权的股份,但戊公司已被人民法院宣告破产清算,对戊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不具有控制权 |
2.
表2单位:万元
项目 | 计算过程 | 抵消金额 |
应收账款 | 500+85-8 | 577 |
存货 | (120-200)+(500-400) | 20 |
固定资产 | (50-300)+[1800-(2000-540)] | 90 |
应付账款 | 500+85 | 585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8×25%-100×25%-340×25% | -108 |
商誉 | 28000-38000×70% | 1400 |
资本公积 | -(500-300)-[1500-(2000-800)] | -500 |
营业收入 | 500+180×(1-60%)×20% | 514.4 |
营业成本 | -(500-300)×60%+400+130×(1-60%)×20% | 290.4 |
投资收益 | -(180-130)×(1-60%)×20% | -4 |
资产减值损失 | 8 | 8 |
管理费用 | -(1500/6-2000/10) | -50 |
营业外收入 | 1800-(2000-540) | 340 |
所得税费用 | 100×25%-8×25%+340×25% | 108 |
【解析】H公司将甲公司、丙公司纳入合并范围,根据已知条件应编制的调整/抵销分录(部分)为:
借:存货200
固定资产——原价300
贷:资本公积500
借:管理费用(1500/6-2000/10)5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50
借:营业成本120
贷:存货120
借:营业收入500
贷:营业成本400
存货1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
贷:所得税费用25
借:应付账款585
贷:应收账款585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8
贷:资产减值损失8
借:所得税费用2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
借:营业外收入340
贷:固定资产34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85
贷:所得税费用85
H公司与丁公司的顺流交易在合并报表中应编制的调整分录为:
借:营业收入[180×(1-60%)×20%]14.4
贷:营业成本[130×(1-60%)×20%]10.4
投资收益4
【提问内容】老师:请讲解一下什么时候用成本法,什么时候用权益法
【回复内容】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成本法:达到控制的情况,最直接的判断方法为持股比例在50%以上,但是还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权益法:重大影响和共同控制的情况,最直接的判断方法为持股比例在20%-50%,但是还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祝您学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