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预收款方式的收入确认时间--发货时确认收入
③分期收款销售商品
收入时间 |
发出商品时 |
收入金额 |
现销价或协议收款额的折现 |
每期利息收益 |
长期应收款的期初现值×实际利率 |
长期应收款的列报 |
“长期应收款”-“未实现融资收益” |
税务口径的收入时间及金额 |
以约定结款点为收入实现点,以约定结款额为收入额,并据此计算增值税额。 |
【提问内容】老师,对长期应收款的列报是“长期应收款”-“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未实现融资收益不理解!
【回复内容】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未实现融资收益”是“长期应收款”的备抵科目,所以在报表中列示时,是要以二者的差额来理解的,与其他资产类科目的列示是一样的道理,比如固定资产在报表中的列示金额,是余额减去备抵科目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列示的,长期应收款也是一样的道理。
【提问内容】
老师,我对第四章的经典例题8的解析
⑤2010年出售办公楼时由暂时增值额冲减的其他业务成本额=146×(1-25%)+200=309.5(万元);
⑥2010年出售办公楼追加的营业利润=2500-2400+109.5-125=84.5(万元)。
还有11题的分录解析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32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364
贷:投资性房地产 1034
递延所得税资产89
递延所得税负债26.5
盈余公积34.6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11.85,对红字部分不明白怎么得,请帮解析!谢谢!
【回复内容】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通过分录理解一下:
达到预定用途:
借:固定资产 2194
贷:在建工程 2194
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折旧额=(2194-94)/20/12*16=140
借:投资性房地产 2200
累计折旧 140
贷:固定资产 2194
资本公积 146
账面价值为2200,计税基础是2194-140=2054,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46,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46*25%,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借方:
借:资本公积 146×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46×25%
所以合计资本公积的金额是146×(1-25%)。
2.递延所得税资产 89(=356×25%)
递延所得税负债 26.5{=[1 000-(1 034-20×7)]×25%}
这个处理的意思是说,因为变更后,账面价值等于当日的公允价值,而计税基础没有变动,从而导致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而变更前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以需要先把原来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然后根据新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您理解一下
【提问内容】老师,
2014经典例题二第三题【答案解析】
①现金股利4万元形成2012年的投资收益;
②2012年4月4日出售该股票时形成的投资收益=(157.5-180)+(180-102)=55.5(万元);
我不明白180-102是怎么算出来 ?
【回复内容】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抱歉您指的是2014经典例题哪一页的题目呢,第五章经典例题二没有您说的计算,您再确认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