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级会计职称 > 中级会计实务 >

课程讲义 >>答疑编号:NODE00823100200200000118

2014-10-16 16:19:57  来源:
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013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中存货成本=80×1.5=120(万元),可变现净值=80×1.4=112(万元),账面价值为112万元,计税基础=80×2=160(万元),合并报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60-112)×25%=12(万元),因个别报表中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万元,所以合并报表中应调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2-12=0。调整分录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7.5
  借:所得税费用      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提问内容】老师,为什么计税基础是200呢?
【回复内容】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计税基础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而税法承认的是发票价格,内部交易也是要开具发票的,所以计税基础就是以内部售价为基础计算的,所以期末剩余存货100时,其计税基础就是100*2=200
【提问内容】看不明白为什么个别报表确认了12万,
借:所得税费用 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上面借贷怎么得来的?不懂,麻烦老师再讲解下!谢谢
【回复内容】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这里不需要考虑这么复杂,您按照老师下面的讲解理解:可以通过标黄存货项目的调整抵销金额来计算。代数和是40-20+4-24=0,说明存货调整抵销金额是0,那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0,期初是7.5,那么本期发生额就是0-7=-7.5,是负数,就是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所以分录是
借:所得税费用 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假如说存货的代数和是贷方的金额40,那么期末就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0*25%,期初是7.5,期末减去期初是10-7.5,那么就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0-7.5 
贷:所得税费用 

理解一下。
(2)2013年抵销分录
  ①抵销期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50
    贷:营业成本        50
  ②抵销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借:营业成本   40
    贷:存货      40[80×(2-1.5)]
  ③抵销期初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④抵销本期销售商品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营业成本          4(20÷100×2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4
  ⑤调整本期存货跌价准备
  2013年12月31日结存的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4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为48万元,期末存货跌价准备可抵销的余额为40万元,本期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40-(20-4)=24(万元)。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4
    贷:资产减值损失       24
  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013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中存货成本=80×1.5=120(万元),可变现净值=80×1.4=112(万元),账面价值为112万元,计税基础=80×2=160(万元),合并报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60-112)×25%=12(万元),因个别报表中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万元,所以合并报表中应调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2-12=0。调整分录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7.5
  借:所得税费用      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