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0%。该公司20×1年有一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资本成本为9%),拟定了两个方案:
甲方案:需要投资5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折旧采用直线法,预计净残值为2万元。当年投资当年完工并投入运营。投入运营时需要垫支营运资金20万元,投入运营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00万元,第1年付现成本66万元,以后在此基础上每年增加维修费1万元。
乙方案:需要投资80万元,在建设期起点一次性投入, 项目寿命期为6年,净现值为75万元。
要求:(1)计算甲方案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
(2)编制甲方案投资项目现金流量表,并计算净现值;
(3)如果甲乙方案为互斥方案,请选择恰当方法选优。
【
正确答案】(1)计算甲方案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
年折旧=(50-2)/5=9.6(万元)
| 1 | 2 | 3 | 4 | 5 |
销售收入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付现成本 | 66 | 67 | 68 | 69 | 70 |
折旧 | 9.6 | 9.6 | 9.6 | 9.6 | 9.6 |
税前利润 | 24.4 | 23.4 | 22.4 | 21.4 | 20.4 |
所得税 | 4.88 | 4.68 | 4.48 | 4.28 | 4.08 |
税后净利 | 19.52 | 18.72 | 17.92 | 17.12 | 16.32 |
现金流量 | 29.12 | 28.32 | 27.52 | 26.72 | 25.92 |
(2)编制甲方案投资项目现金流量表,并计算净现值
| 0 | 1 | 2 | 3 | 4 | 5 |
固定资产投资 | -50 | | | | | |
营运资金垫支 | -20 | | | | | |
营业现金流量 | | 29.12 | 28.32 | 27.52 | 26.72 | 25.92 |
固定资产残值 | | | | | | 2 |
营运资金回收 | | | | | | 20 |
现金流量合计 | -70 | 29.12 | 28.32 | 27.52 | 26.72 | 47.92 |
折现系数(9%) | 1 | 0.9174 | 0.8417 | 0.7722 | 0.7084 | 0.6499 |
现值 | -70 | 26.71 | 23.84 | 21.25 | 18.93 | 31.14 |
净现值 | 51.87 | | | | | |
(3)如果甲乙方案为互斥方案,请选择恰当方法选优。
因为两个方案寿命期不同,因此,需要采用年金净流量法。
甲方案年金净流量=51.87/3.8897=13.34
乙方案年金净流量=75/4.4859=16.72
由于乙方案年金净流量大于甲方案,故乙方案优于甲方案。
【提问内容】
问题三:*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不是应该选年金成本低的方案吗?
*年金净流量与年金成本是一回事吗?
【回复内容】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问题三:*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不是应该选年金成本低的方案吗?
答复:是的。
*年金净流量与年金成本是一回事吗?
答复:不是一回事。年金净流量实际是每年产生的净现值,净现值越大越好,因此使用年金净流量决策时应该选择年金净流量大的方案。
年金成本是每年分摊的现金流出量,因此应该选择年金成本小的方案。
注意一下二者的区别。
祝您学习愉快!
【提问内容】1.老师请举例年金成本比较的题?
2.年金净流量、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现值指数,请老师做一下分析比较,我总弄混
【回复内容】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老师请举例年金成本比较的题?
答复:您可以看下教材中的例题6-17。
2.年金净流量、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现值指数,请老师做一下分析比较,我总弄混
答复:年金净流量实际上就是每一年产生的净现值,年金净流量=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内含报酬率是净现值=0时的折现率,是投资某个项目实际获得的报酬率。
现值指数=1+净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您掌握一下这几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祝您学习愉快!
【提问内容】
*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不是应该选年金成本低的方案吗?
*年金净流量与年金成本是一回事吗?
题目(3)如果甲乙方案为互斥方案,请选择恰当方法选优。
因为两个方案寿命期不同,因此,需要采用年金净流量法。
甲方案年金净流量=51.87/3.8897=13.34
乙方案年金净流量=75/4.4859=16.72
由于乙方案年金净流量大于甲方案,故乙方案优于甲方案。
*上面老师回答“年金净流量与年金成本不是一回事”,可是这道题的做法与计算年金成本有何区别呢?
【回复内容】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二者确实是有区别的。
年金净流量中的现金流量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而年金成本中的现金流量由于是以成本为基准,因此流出为正,流入为负。
本题计算的是年金净流量,是以流入为正,流出为负的。
张家港考试网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 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401945625@qq.com